寻访汝城:中央红军在此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寻访汝城:中央红军在此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3月15日下午,我们从中央红军主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战役旧址出发,再向西行,继续重走长征路之旅。寻访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战役旧址。

  一、地理位置

  汝城,位于南岭山脉东段与罗霄山脉南端的交接部,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是湖南省最南部的一个县,东邻江西省崇义县,南界广东省仁化县、乐昌市,西接宜章县,北连资兴市、桂东县。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位于汝城县青石寨。

  二、寻访见闻

  汝城县是一座千年古县,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巨型塑像恰好在我们寻访经过的路上。从塑像处右转,又几经辗转,到达青石寨。这里曾发生过惨烈的青石寨阻击战,战斗遗址上,耸立着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在纪念碑不远的山脚处,还有一座更早期立的纪念碑,岁月沧桑,老碑已现斑驳,但置身于斯,英烈精神仍十分强烈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雄伟的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

  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碑老碑,手指向长征行军的方向,忽如下图:一缕阳光洒下,犹烈士英灵革命信仰之光芒,从微缩园移向纪念碑。当初,红军先烈掩埋于此。长眠时,当地村民将他们的头朝向长征的前进方向。

  当地小伙,热情带我来到指挥部旧址,拿钥匙开门,带领参观,可惜没有问问人家姓名。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我觉得,他像当初无私援助长征红军那样,为我们寻访提供无私帮助。

  三、铭记历史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中革军委部署突破国民党在桂东沙田、汝城、粤北城口构筑的第二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29日至11月13日,中央红军队红军以红三、红八军团为右路,红一军团第二师、红九军团为左路,红一军团第一师、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红五军团为中路,由赣南进入汝城的濠头、热水、集龙、东岭及粤北城口等地,先后在汝城百担丘、鱼王、八丘田、城溪、厚溪、大山、延寿圩、文明司设立红军总部。面对国民党围追堵截,红军不畏艰险、英勇奋战,进行大小战斗20余次攻破碉堡100多座,红军伤亡9700余人,取得了濠头、热水、新铺前、城口、苏仙岭、东岗岭、泰来圩、延寿、百丈岭等战斗的胜利。

  期间,毛泽东、朱德联名发表《出路在哪里》,留下了“毛泽东让担架”、“彭德怀炸碉堡”、董振堂“同志们,跟我上”和“半条被子”、“一张借据”等故事。11月11日中革军委通令嘉奖:“军委赞扬三军团首长彭杨同志及全体指战员在突破汝城及宜郴两封锁线时之英勇与模范的战斗动作”。

仁善亭——红军战地救护所

  这是一座建于清末民初的凉亭,位于延寿官亨青石寨东侧河边。是汝城通往九峰砖头坳、乐昌的必经官道。一条踩得光滑闪亮的石板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南北两端,世世代代迎来送往一批批“铁脚板”。1934年11月,红军把它作为战地救护所,半夜三更,大雨倾盆,青石寨一场激烈战斗,倒下一大批红军将士,足足有三四百人;红军战士和村民将他们背到这里抢救。

  红军大队伍撤离了,留下的是英勇牺牲的战士,延寿河也被染成了“红河”,是官亨、下杨、兰屋一带的老百姓,生怕国军前来清剿,侮辱红军,连夜挥舞着锄头、镰刮,挖了几个大坑,将一个个英勇不屈的战士拾到坑里,红军烈士像戗柴一样堆着那么高,朝着红军前进的方向。掩埋好英灵,烧上一些蜡烛香纸,寄托哀思。解放后,当地村民为了怀念牺牲的红军,搬来一块石灰石,用钢钎锉成“红军墓”三个深深的字,表达人民的深切怀念。

  虽然这只是一座普通的凉亭,但它却告诉人们,要永远惦记着那些为人民翻身、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红军将士,就像董振堂、陈树湘那样,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青石寨阻击战艰难时刻,军团长董振堂猛吼:“同志们,跟我上!”

  1934年11月11日,国民党粤军陈济棠部两个师、两个独立旅尾追红军至延寿简家桥、中洞、九如、桑坪一带,对红5军团担任后卫的第34师进行夹击。此时,后勤部队因辎重拖累,正拥塞于延寿至岭秀、盈洞20余里的山间小道上,行动极为迟缓。为掩护后勤部队安全通过山间小道,红5军团第34师迅速抢占了下杨村后面的维堆山和狮形岭进行阻击。

  当天,汝城县保安团团长胡凤璋也率部迅速渡过延寿河,从下杨铜田抄小路向红军偷袭。战斗极为激烈,从傍晚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敌军多次进攻,均被红军击退。次日,敌军不断增援,粤军第二师第五团叶肇部也由大坪追击红军到了延寿,并与湘军第62师会合,然后兵分两路向红军攻击。红军腹背受敌,被迫退守下杨、寿水一线小山头作背水一战,死死守住俯控延寿江的青石寨制高点。敌人向制高点多次发起猛烈进攻。战斗更为激烈,双方反复争夺,制高点几经易手,战斗呈白热化。敌人恃强大火力曾一度夺占了青石寨,向正在涉水过江的红军疯狂扫射。一批批红军战士倒下,尸横河畔,血红江水。万分危急之际,军团长董振堂猛吼一声:“同志们,跟我上!”手端机枪,率先向山头冲去,战士们紧跟其后,奋勇争先,再一次夺回了青石寨制高点。经三天三夜血战,后勤翰重队伍数千人全部过境。

一张借据

  一张借据,是党和人民军队留下的坚定承诺,承载着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中央红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于10月29日至11月13日经过汝城全境,成功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迈着铿锵步伐阔步前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彰显了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党和人民军队用全国胜利向人民群众兑现了当年的承诺。

  “一张借据”的承诺,“半条被子”的温暖,两个故事交相辉映,生动阐释共产党就是不忘初心,坚守承诺的人,“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