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渡赤水回黔北想定背景

二渡赤水回黔北想定背景

  一、一渡赤水与北渡长江受阻

  1935年1月15-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检查、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重新肯定了毛泽东在一、二、三次反“围剿”中实行的军事指导路线、方针及战略战术。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大为震惊,立即调集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湘滇4省的兵力及广西桂军一部,共约40万人,以其亲信薛岳为前敌总指挥,指挥各路部队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危险的局面,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果断决定,乘敌合围尚未形成之际,率师前出川南,拟于宜宾、泸州之间,或宜宾上游北渡长江,粉碎敌人的合围企图,开创川西或川西北新的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21日,中央红军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分3路纵队向赤水方向疾进,24日攻占土城。但由于川军2个旅先于我军进占赤水县城,而东侧又有川军4个旅向赤水县城靠拢。红军在土城以西进攻受挫后,为摆脱川军两面夹击的被动局面,于29日果断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川南古蔺地区前进。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后,仍未放弃向宜宾上游开进北渡长江进入川西的计划,但由于川军川南“剿总”的重兵阻击未果,加之敌中央军、滇黔军的“追剿”合围,再次果断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取川滇黔边境机动作战的方针,命令各军团迅脱离川敌,向川黔滇三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云南扎西(威信)地区集结,以保存军力,待机歼敌。2月9日,中央红军迅脱离川敌追击,隐蔽地进入扎西地区休整。

  为了加强战斗部队,中央红军利用短暂时间,完了部队整编、精减。全军除干部团外,共编为16个团,红1军团为两个师6个团,红3军团缩编为4个团,红5、红9军团各编为3个团。中央红军经过这次整编,进一步充实了连队,使红军战斗力和灵活性大为增强,为尔后的胜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中央红军在扎西地区还扩大红军3000余人。

  二、二渡赤水计划与实施

  中央红军进入川滇边地区,何键见红军已远离湘境,不愿让湘军西进追击;王家烈则急于恢复其对贵州的统治,对追击红军也不卖力;四川刘湘、云南龙云怕红军进入他们的地盘,对防堵红军则颇为积极。

  蒋介石发现红军在扎西集结后,判断红军仍将北渡长江,急调滇军孙渡纵队由镇雄、毕节向扎西南之大湾子推进,川军潘文化部以一部兵力固守叙永、兴文长宁等地和长江、横江沿岸,防止红军北进,主力则由高县、珙县、长宁及其以南地区向扎西推进,周浑元纵队主力正从黔西、大定地区向古蔺、叙永追击,企图聚歼红军于扎西地区。

  2月9日,滇军孙渡纵队和川军潘文华部从南北两面迫近扎西;周浑元纵队主力正从黔西、大定地区向古蔺、叙永追击。鉴于敌军主力已大部被吸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2月10日,中央红军继续留在扎西地区有陷入重围的危险,中革军委、毛泽东等决定:迅速摆脱川、滇军夹击和蒋军的追击,挥师东进,向敌人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出敌不意折回贵州,到赤水河东与战斗力较弱的黔军作战,以开展新的局面。

  2月11日,中央红军分3路纵队,由扎西地区掉头东进。为隐蔽东进企图,造成敌人错觉,中央红军各路秘密回师的同时,令红9军团以1个团的兵力攻击进至大湾子之滇敌。敌人以为中央红军有西进之趋势,致使川、滇敌人3天未敢冒然行动,有效地掩护了中央红军东进。

  2月15日,中革军委命令中央红军迅东渡赤水河,以消灭黔敌王家烈部为主要作战目标。接着,中革军委电告红2、6军团和红4方面军,“我野战军渡江计划不能实现,因此,军委决定我野战军改向川滇黔边地区广大地区活动,争取在这一广大地区创造新的苏区根据地。”同时,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表《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向广大指战员说明了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红军进行机动作战的基本原则。

  2月16日,当我军经过摩泥、白沙、镇龙山,先头部队到达赤水河附近时,黔军王家烈忙进兵赤水河,企图拦截我军东渡。我先头一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了主力部队的渡河。2月18日至21日,中央红军由太平渡、二郎滩东渡赤水河(即二渡赤水)。

  三、乘虚而入再占遵义

  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后,立即以红1、5、9军团及军委纵队为左纵队,红3军团为右纵队,向敌人兵力比较空虚的桐梓地区疾进。同时,以红5军团的1个团伪装红军主力,向温水开进,以吸引追敌。中革军委决定,乘追敌尚在川南之际,迅速击破黔军的拦阻,占领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再取遵义城,以争取主动。

  我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完全出敌意外,待敌人发觉并组织川军3个旅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时,已落在中央红军主力后面3至4天路程。这不仅再次打乱了敌人“围剿”部署,也为中央红军东出桐梓、娄山关,顺展开遵义战役赢得了宝贵时间。

  黔军王家烈见红军主力重返黔北,急忙抽调遵义及其附近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吴奇伟第1纵队第59、第93师也由黔西、贵阳地区遵义进发,妄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乘追击之敌大部未到达之际,迅速击破黔军的阻拦,占领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再取遵义,以争取主动。

  2月24日,红1、3军团先击溃敌黔军4个团的堵截后,红1军团先头部队突然进攻桐梓,黔军弃城逃跑,援敌黔军3个团退守娄山关,企图凭险阻止中央红军南下,掩护遵义。

  2月25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认为,要实现“开展战局,赤化黔北”的目标,夺取娄山关是关键。遂决定:以红5、9军团在桐梓西北地区阻滞川敌,保障主力攻打娄山关战斗的胜利;集中主力进攻娄山关及其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为隐蔽南进行动,发起娄山关作战前,先以红5军团向温水攻击,造成中央红军北上四川之势。敌果然以为我欲北渡长江或西向,使川敌不敢倾兵竭力尾追,减少了中央红军南进的后顾之忧。当天下午,红3军团不怕疲劳向娄山关疾进。先头部队第13团在红花园与援敌遭遇,我军先敌发起攻击,击溃黔军1个团。红军乘胜追击,歼敌一部,进至娄山关以北地区。中革军委命令红1、3军团及干部团统归彭德怀指挥,当晚,进攻娄山关的部队,以正面攻击和两翼迂回的战术,开始猛攻娄山关,经过数小时激烈战斗,红13团攻占娄山关的制高点——点金山。

  2月26日,敌人为夺回失去的主阵地,组织了多次反扑,均被击退。接着红1、3军团主力在正面坚守部队的掩护下,又从两翼向敌阵地后方的黑神庙、板桥迂回,断敌退路。残敌惧歼,仓皇向遵义逃窜。红1、3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在遵义以北的董公寺、高坪、大桥等地击溃黔军3个团的阻拦。27日,又在遵义城西北的石子铺(今十字铺)等地击溃黔敌3个团,残敌退入遵义城。此时我军获悉,遵义守敌仅1个营,薛岳兵团吴奇第1纵队一部兵力正渡乌江北援,于是中革军委决心抓住这一时机,遂令红1、3军团“勿使良机稍纵”,尾敌南进,进到遵义城下。27日黄昏,红1、3军团不顾疲劳,奋力发起攻城战斗,首先经1小时激战,占领遵义新城,28日晨,红3军团经经3、4个小时激战,重新占领遵义县城,并控制了城南的红花岗、老鸦山一线高地。王家烈率残部2个团弃城向南溃逃。

  四、乘胜追击歼敌中央军吴奇伟部

  1935年2月28日,中央红军再次占领遵义县城。这时,敌吴奇伟第1纵队第93师已进入遵义以南的忠庄铺地区,一部到城南2.5公里的洛江(枫落)桥;第59师已进至新站,正向忠庄铺开进,企图向遵义进行反攻。中革军委决心乘援敌孤军冒进,而尾追之敌又被阻于娄山关以北的时机,集中全力求歼援敌吴奇伟纵队主力。

  2月28日上午,在空军的支援下,敌驰援遵义的吴奇伟纵队2个师第59师主力和第93师1个团,经桃溪寺向遵义城南之红花岗、老鸦山攻击;黔军2个团沿公路东侧向北攻击,配第59师行动;第93师主力和第59师1个团在忠庄铺地区为预备队。11时许,敌吴奇伟首先以1个团向红1军团红花岗阵地进攻,被击溃后,又以主力转向老鸦山进攻,经过激烈的争夺,敌人暂时攻占了老鸦山制高点。沿公路前进的黔军,因屡遭重创,行动迟缓。红1军团主力乘机从水师坝地区敌人侧后出击,迅速击破黔军的抵抗,直插忠庄铺吴奇伟的指挥部。在红军猛烈攻击下,吴奇伟惊慌万状,于16时丢下第59师,率第93师残部约1个团向懒板凳(今南白镇)方向逃窜。红1军团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跟追猛追,并以一部取捷径先敌占领懒板凳。吴奇伟丢盔弃甲,率先逃过乌江,不等残部全部过江,即下令截断江桥的铁,把残部抛在江北,成了红军的俘虏。王家烈率残部逃向打新场(今金沙)。留在老鸦山地区的第59师见指挥官已逃之夭夭,被迫转入防御。黄昏,红军干部团从正面投入战斗,红1军团一部从红花岗迂回攻击敌侧后,红3军团全力反击,夺回了老鸦山制高点,敌第59师开始西南溃退。红军乘胜直追,歼其大部吴奇伟纵队主力。

  遵义之战,由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及时抓住敌人重兵西调,黔北空虚的时机,出敌不意回师黔北,利用摆脱追敌的时间差,连续作战,不给敌以喘息机会,5天内连打4个胜仗,连克桐梓、娄山关、遵义,歼灭和击溃敌人2个师又8个团,毙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子弹约10万发,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这次胜利,极地鼓舞了红军全体指战员的士气,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特别是打击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反动气焰。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