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关家垴战斗旧址 致敬八路军亮剑强敌

寻访关家垴战斗旧址 致敬八路军亮剑强敌

  为纪念历史、致敬经典、缅怀先烈、庆祝百团大战胜利81周年,红色经典战役兵棋推演团队及战史爱好者一行10余人先后寻访了百团大战部分战役旧址及指挥机关旧址。11月27日下午,我们到达关家垴,睹物思人、身临其境,感慨当年战斗之艰苦,八路军英勇无畏,敢于亮剑的精神!

  一、关家垴战斗旧址

  关家垴位于山西武乡县东部,322省道、004乡道交叉口不远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虽然路况较抗日战争时期好了许多,但我们一行3辆车在崎岖山路辗转而行,好不容易才找到关家垴战斗旧址。

  在战斗旧址,武器装备工事、战斗掩体、交通壕、猫耳洞、地下指挥所都保存完好。如今,战斗旧址已经被确立为国防教育基地。太行干部学院军事课现场教学场地也在这里。

  我们到达时,木梯、走廊已经修葺完善,工人正在安装灯带,以便游客参观。

  二、壮烈的关家垴战斗

  新华日报1940年10月30日头版头条刊发了关家垴战斗的消息。

  关家垴战斗,是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进行的一次最大的进攻行动。1940年10月30日至31日,八路军集合385旅、386旅、新编第10旅,决死第1纵队25、38团,总部炮兵团山炮连,在副总司令彭德怀的督战下,对日军第三十六师团冈崎大队500多人进行围歼,血战2昼夜,歼敌300人以上(日本资料称阵亡50人、伤99人,大队长冈崎谦受阵亡),后因日军救援部队抵达,八路军被迫撤围,残敌不足百人被接走。

  10月30日凌晨4时,八路军总部指挥所发出了总攻击信号。由于地形过于复杂险要,日军武器又精良,八路军每攻下一个阵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30日上午9时许,日军飞机开始对关家垴进行狂轰滥炸。关家垴地方小,八路军投入进攻的兵力多,日军飞机轰炸对八路军造成很大威胁。八路军自身伤亡较大,战至中午,386旅772团1营原本70多人的1连只剩下3人;50多人的3连只剩下指导员和2名伤员;近70人的4连只剩下10余人。下午14时,当1营参加进攻的部队被兄弟部队换下来时,只剩下6人。战况之惨烈可见一斑。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虽然先于大部队攻上了关家垴,并在大部队发起攻击后继续向日军发动攻势,但因受地形及重武器缺乏的限制,未能给关家垴上的日军以致命打击,也无法压制日军的火力,自身伤亡也在不断增加。一些指战员见不少战友先后倒在了自己的面前,打红了眼,即使负了重伤也不下火线,要坚持战斗到底,誓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三、关家垴上的野战工事

  冈崎大队在关家垴构筑的野战工事,在当时具有示范意义,为八路军日后作战中构筑工事提供了借鉴。

  日军在垴顶沿断崖构筑了环形工事,工事构筑得非常规范。迫击炮、轻、重机枪掩体大大多于部队装备。看来,日军是按1:3构筑工事的,也就是每一门炮,每一挺机枪,至少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备用工事。在关家垴底部四周构筑了300多个单人射击掩体(散兵坑),作为第一线防御。在村中敌利用村民窑洞构设了外沿堑壕,中挖避弹壕,里掘地道加机枪射位的连体工事,作为第二道防线。在垴顶,敌利用顶部平台构成了以指挥(观察)所为核心的八卦形网状阵地,以交通壕与堑壕和山炮阵地相连接,作为第三道防线。整体形成了上、中、下立体环形、火力交叉的野战防御工事体系,给八路军围歼攻击行动造成了极大阻滞和伤亡。

  关家垴残敌被援兵接走之后,八路军彭总、左参谋长、刘伯承师长等首长们仔细观看了日军的野战工事,并亲自进入日军遗留的交通壕和工事中观看周边地形,发现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很显然,日军趁天黑摸上关家垴之后,能够不顾疲劳抢修工事,连续作战,以1个大队的兵力对抗我4个旅的冲击,证明日军士兵训练是有素的,土工作业是熟练的。从核心阵地向四面挖有交通壕直达地坎上,地边挖有掩体,敌人白天缩在核心阵地里监视地边,我一爬上地边他就准确射击,把我们打下来。晚上日军占领地边阵地,我冲不上去,有时波浪式冲上去与敌人拼了刺刀,但后续部队上去缓慢,不能完全歼灭敌人。

  1940年11月1日上午,刘伯承师长和李达参谋长带领参战部队营以上干部到关家垴敌阵地现场研究敌我战术。刘师长带大家转了一圈后说:敌人的野战工事构筑很讲究,他是按死守防御的方案设计的。他在山顶这块小平地上,仿“八卦阵”,挖了圆形核心工事,用三道交通壕环绕他的指挥所,交通壕较深,壕内挖有许多猫耳洞,每个洞能容三、五人不等,大的掩体和交通沟都有门板覆盖。

  四、致敬八路军亮剑精神

  关家垴战斗是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在武器装备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情况下发起的一次大规模的攻击行动。《陈锡联回忆录》中记载,“关家垴之战,是我旅在历次反‘扫荡’中打得最为艰苦惨烈的一次战斗”。关家垴是一个光秃秃的土山头,站在高处看,它像扣在地面上的一口大铁锅,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在此地形,我军用较差的武器攻坚难度很大。冈崎大队是日寇一支精锐部队,我军用较短的时间,消灭占据有利地形且训练有素的日军大队以上建制是有很大困难的。尽管如此,八路军虽然剑不如人,但依然亮剑攻敌。

  很难想象,在偏远山区,连基本生活都很不方便的环境中,还要与敌周旋,破击日军“牢笼”;更难想象,在装备落后,不断流血牺牲的情况下,八路军依然保持高昂士气、旺盛的战斗精神,敢于亮剑杀敌。

  在城市生活习惯了,回到平原家乡即感觉生活多有不便,而况山村乎?!与老一辈革命者相比,我们这一代实在是太幸福了。